谈哲学

分类:观点·思考 | 标签: 杂谈  
2007-05-02 11:22 阅读(?)评论(0)

一位朋友说,他目前的乐观态度,来自于他读的哲学.

我想,可能是他因为只读了一点哲学的原因,这种人是最幸福的.

我没有读过哲学,当我想读的时候,我由于机缘,结识了一位在上海读哲学的硕士生.后来在qq上聊,我发现他倾诉欲望比较强烈,他建议我读哲学,因为这样我很多想不通的问题就会想通,并且还推荐了几本入门的书给我看.

我问那再接下来呢,再接下来我会更快乐吗?

他说:错了,接下来你会更痛苦.

我问:那么,既然我会更痛苦,那我为什么还要读呢?

他说:刚读时,很多问题会想通,再读,很多问题想不通,再读,很多问题又想通,整个人都换了一个境界了.

我问:多少人会到第三种境界,你到了呢?

他说:没有,现在应该是步入痛苦的阶段,很多哲学家都没有到达想通的境界就发疯了.

我想,对于一般的人,只读到第一种境界就可以了,何必再深究呢.如果在思考着大家都不曾思考过的东西时,必然是非常痛苦的,而对于我们的人生,很多东西却又不能太深究,太思考.想想宇宙,深邃,空旷,变幻,奥妙,突然就觉得自己很无所谓,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中,我算什么?再多想一会,就仿佛跳入黑洞,蝼蚁不如.

想想时间,永恒,不停,亘久,突然觉得自己活得好短,几乎在历史长河中溅不起一朵小小的浪花,一瞬间就有无数生命和自己一同归于无形,再多想一会,雄心是什么,壮志又怎样,成又如何,败又如何?什么都是时间的一瞥,根本就是一场可笑的戏.

想想生命,从什么来,到什么去,究竟为了什么?活着有什么意义,死了是什么感觉,再多想一些,顿觉生死无常,根本无须在意,生命在浩淼的宇宙中,根本是无所适从,自己本身就是一道无法翻越的墙.

所以,思考很多的哲人,目光过于远大的哲人,因而看破红尘,心静如止水,与世无争,不畏生死,或者出家或者自杀,也有一直思考下去不得其解的,最后成了疯子.

女哲学家很少,发疯的更少,大概是不是就是因为女人天生就目光短浅,思考经常短路,所以能够拯救出自己呢?

一句"人活着为了什么",难煞了古今中外无数个哲学家,但是你要是问一个修鞋的师傅,他也许会说:为了让孩子好好上学.对普通人来讲,活着,或许为了快乐,或许为了责任,或者叫做庸俗,但是未尝不明确,未尝不快乐.

中国古人也留下一句话,叫做:入道之前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,入道之中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,入道之后,见山是山,见水还是水.入道前见的山和水和入道后见的山和水有所不同吗?没有,大抵是思考角度变化了.最痛苦的就是中间那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的境界.因为在周围人看来,山就是山,水就是水,你偏偏指着山对樵夫说那不是山,指着水对渔夫说这不是水,所以没有人能体会你,没有人能理解你,这个过程,在你看来是凤凰涅磐.在别人看来是疯言疯语.

读点哲学是很快乐,那么能读的时候还是读一些吧.但是在恰好的时候,停止,也是最明智的选择.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7-05-02 11:2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