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与责任

分类:观点·思考
2007-09-20 13:06 阅读(?)评论(0)

好久不在观点栏目发表文章了.

遥想当年,我也是个小愤青,路见不平,虽然不至于立刻拔刀相助,但是总是能引发我的感慨,心理感想以及观点一大堆,回家写文也是一气呵成.恩,当时是校报的小记者,也不写了很多批判性的稿子吗?

可是现在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思想了.

喜欢的事情越来越少了;

讨厌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;

忍受不了的事情越来越少了;

激动的时刻越来越少了;

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了;

脾气越来越少了;

喜欢的音乐种类越来越少了;

梦想越来越少了;

……

相反,麻木的事情越来越多了;

可忍受能凑合的事情越来越多了;

淡淡一笑,不喜欢但是也不介意的事情越来越多了;

懒惰的,从而阻止行动的借口越来越多了;

责任越来越多了;

今天早上,摇摇晃晃站在2路小巴上,闻各种的体味,还有马路上的汽油味,2路小巴的司机向来开车很猛,经常急刹车,于是经常听到车上被踩到脚的人的叫声和那低声下气的对不起。看到我对面一个拉着脸的阿姨,我的表情渐渐也很无奈。这是我不喜欢的车。拥挤且不体贴。

中午吃饭,对面的食堂,找不到好吃的,想吃的,同事这几天居然中午拿热干面打发自己。我对热干面不感兴趣,可是打了饭上来,仍是不喜欢吃的饭。

突然想到,我整整一天,在干几件我喜欢的事情?

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城市里,坐我不喜欢的车上班,开我不喜欢的会议,应付我不喜欢的杂物,吃不喜欢的饭,甚至做我不喜欢做的事……说我不喜欢说的话,摆我不喜欢摆的腔……

不过,好在,还能想到我同时也在拥有喜欢的事情掺杂其中:

穿我喜欢的衣服,读我喜欢的书,听我喜欢的音乐,想我喜欢的人,做我喜欢的事情,写我喜欢的文字,想我喜欢的梦……

记得高中的时候,自己写过一篇文章,叫做人为什么而活着?亲爱的你别笑我,一般这种深沉的话题,只有尚未成熟与足够成熟的人才能涉猎,当然,彼时的我就是处在未成熟的年龄,所以才敢嚣张到敢就哲学家仍在探索的话题发表见解。

我仍记得我彼时的观点:人为什么而活着?人就是为了快乐而活着。因为当时想,这种快乐来自于方方面面,物质、名利、精神,只要一个人活着,必然有其理由,但是都能够归根结底到快乐中去。即使为了帮助别人而活着,是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。

后来,我对此观点进行了补充,说,人为了快乐和希望而活着。因为我看到一些感受不到快乐的人,仍活在世界上,并且坚持着生命,因为他们有未来的希望。如果此时没快乐,又无将来的希望,在绝望中的人们怎么生活呢?完全暗无天日。

但是,后来,我发现,即使一个人没有快乐和希望,依然活着,并且一丝不苟过好每一天。不埋怨不叹息,不再计较得失和成败。真的是为了苟延残喘,不是的。因为我发现还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支撑他们,那就是责任。

一个即使没有快乐和希望,依然能够因为责任而认真过活.

一位失去丈夫的女人,靠买菜养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瘫痪在床的儿子,风里来雨里去,受尽苦难,且看不到希望,但是她依然每天凌晨就起床,批菜买菜,在市场上一站就一天.她比同龄的妇女看起来苍老10多岁,她的脸上都是沧桑和苦痛.但是她知道,每天晚上收拾摊子后,还有人需要她照顾; 大二去参加的支农调研的山村里,有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,处境更加悲惨,一个家庭,大儿子是个傻子,大媳妇是个疯子,小儿子腿断了,瘫痪在床,大儿子和大媳妇生下的小孙女,又是个傻子.那天跟在我们后面,吃吃地笑. 傻子和疯子的表情都是笑呵呵的,在他们的世界中,似乎没有烦恼.而那位养家的70多岁的老人,却完全笑不出来.他需要天天出门干活,在那些掘不出银子和金子的贫瘠的地里辛勤劳作,然后还要赶回家,为一家人做饭洗衣……他也是为了责任而活着。当然,他不会计较自己到底为了什么,只是一种本能的驱动力,让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。他知道一家人,没有他将无法生活下去。

话题一下子扯太远。回忆一下子收不回来。回到我刚开始说我喜欢不喜欢坐那2路的小巴的问题,居然发现我在10分钟前多么可笑。因为我想起来有次,一位挑着两大包废纸和垃圾般的杂物的老人,在2路车门口被售票员轰了下去。车上也没有人愿意让两个厚重的垃圾袋蹭到挤到。老人根本没有希望登上任意一辆哪怕再怎么破落和摇晃的公交车。他即使再累,都需要用一个瘦弱的肩膀,挑着那沉甸甸的东西,一路走下去……

我们,还是幸福几百倍。即使因为责任不得不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,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快乐和无限的希望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7-09-20 13:2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